回顧過去半年的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市場,隨著推廣高性能混凝土、全面實施營改增,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央部署城市未來發展“路線圖”,建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標準設計體系,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等利好政策多管齊下。在此背景下,我們對這半年來那些影響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市場的重要政策進行了回顧盤點!
1、兩部委發文推廣高性能混凝土
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發布了關于開展高性能混凝土推廣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試點范圍在遼寧省、河南省、江蘇省、廣東省、 貴州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六。▍^)開展。試點目標以到2017年12月底,C35及以上強度等級混凝土占預拌混凝土總量50%以上,在超高層建筑和大跨度結構、鋼管混凝土中推廣應用C60及以上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在基礎底板等采用大體積混凝土的部位中,推廣大摻量摻合料混凝土。
兩部委發文推廣高性能混凝土,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水平為目標,以完善高性能混凝土推廣應用政策和相關標準、建立高性能混凝土推廣應用工作機制為重點,優化混凝土產品結構,規范預拌混凝土的綠色生產。
關于對高性能混凝土認識和理解的討論和質疑比較多,一度有人提議取消高性能混凝土的稱謂。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技術進步過程中的一個載體和推手,既要嚴肅、科學地對待,又不要因噎廢食,談虎色變。我們應該以推進高性能混凝土應用為契機,在混凝土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必須有所作為。推動中國由混凝土大國走向混凝土強國。這不僅需要新技術,更需要更新觀念。
2、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拉動巨額混凝土需求
2月,國務院頒布了國發〔2016〕8號《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文中指出,新型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內需潛力所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文中還指出,加快城市群建設,建設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為骨干的城市群內部交通網絡,統籌規劃建設高速聯通、服務便捷的信息網絡,統籌推進重大能源基礎設施和能源市場一體化建設,共同建設安全可靠的水利和供水系統。
此新政一出,無疑給近幾年萎靡不振的混凝土行業和混凝土工程機械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比如,在地下管網改造中,各種不同品種的混凝土 、混凝土管、混凝土磚將成為香餑餑,混凝土生產廠家和攪拌站的建設,各種混凝土工程機械的需求也會隨之大幅增長。
3、十部門聯合發文促進綠色消費 推廣使用綠色建材
3月1日,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商務部、環保部等十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促進綠色消費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鼓勵綠色產品消費、擴大綠色消費市場、推行綠色辦公、健全標識認 證體系、完善標準體系、加強金融扶持等17條具體舉措,力促綠色消費發展。
在鼓勵綠色消費方面,意見明確提出,實施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計劃,推廣使用節能門窗、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等綠色建材和環保裝修材料;在推行綠色辦公方面,意見提出,"使用政府資金建設的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意見要求到2020年,綠色消費理念成為社會共識,長效機制基本建立,奢侈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綠色產品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基本形成。
4、時隔37年中央部署城市未來發展“路線圖”
誰持彩練當空舞,赤橙黃綠青藍紫。2月,國務院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面向2020年,為我們繪就一幅五彩繽紛未來城市的美麗畫卷。這是時隔37年重啟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配套文件,城市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制定“城市發展路線圖”根本上為了促進城市更健康、更可持續。該《意見》的印發引起了廣泛關注。
《意見》明確一系列城市發展的“時間表”,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的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力爭將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等;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等。同時路線圖中包含大量投資機遇,其中建筑節能、地下管廊建設、海綿城市、裝配式建筑、泡沫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等等,正在成為投資熱點。作為與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息息相關的混凝土制品行業,將在未來城市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5、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
5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意見》中關于加快轉型升級中指出要提升水泥制品:--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重點生產42.5及以上等級產品;加快發展專用水泥、砂石骨料、混凝土摻合料、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水泥制品和部件化制品;積極利用尾礦廢石、建筑垃圾等固廢替代自然資源,發展機制砂石、混凝土摻合料、砌塊墻材、低碳水泥等產品。
《意見》是國務院近20年來首份專門為建材工業制定的文件,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對建材工業的關心和支持,充分表明了建材工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說明建材工業正處于由大變強、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是一份指導全行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炷僚c水泥制品行業應該積極行動,認真貫徹《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為實現《指導意見》中為水泥制品行業設定的目標任務而努力。
6、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標準設計體系出臺
1月,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完成的《城市綜合管廊國家建筑標準設計體系》和《海綿城市建設國家建筑標準設計體系》正式發布。綜合管廊體系由總體設計、結構工程、專項管線、附屬設施四部分組成。體系中的標準設計項目基本涵蓋了城市綜合管廊工程設計和施工中各專業的主要工作內容;海綿城市體系主要包括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海綿型建筑與小區,海綿型道路與廣場,海綿型公園綠地,城市水系中與保護生態環境相關的技術及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施工驗收及運行管理等內容。
我國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起步較晚,在技術、管理等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均有較大差距。這兩個國標體系用以指導我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海綿城市建設,提高設計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證施工質量,為推動我國工程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7、營改增 統一調整為3%
2011年,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歷經5年,2016年3月,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通知中顯示,從5月1日,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全部營業稅納稅人,納入試點范圍,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至此,營業稅退出歷史舞臺,增值稅制度將更加規范。
全面實施營改增,一方面實現了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的全覆蓋,基本消除了重復征稅,打通了增值稅抵扣鏈條,促進了社會分工協作,有力地支持了服務業發展和制造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將不動產納入抵扣范圍,比較完整地實現了規范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有利于擴大企業投資,增強企業經營活力。"營改增"對于中國稅制改革的意義不言而喻。長期以來,商品混凝土企業一直按6%增值稅率征收,而建筑企業自己的商混站按4%增值稅率征收,造成明顯的市場競爭不公。此次調整體現了公平稅負,對商品混凝土行業也是一利好。
8、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
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部署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兑庖姟窂娬{,政策制定機關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應當進行公平競爭審查。市場準入、產業發展、招商引資、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經營行為規范、資質標準等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均應當納入審查范圍。
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可謂正當其時。一方面,公平競爭審查在規范增量政策的同時,逐步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存量政策,實現了破與立的結合;另一方面,通過轉變政府職能,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建立統一透明、規范的市場秩序,有利于市場創新活力的迸發。國務院《關于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一口氣列出了18個“不得”,為行政權力劃定了邊界,進一步深化推進了“放管服”改革。公平審查制度作為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復雜性的工程,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9、政策支持 PPP模式成支持基建主力軍
歷經2014年和2015年兩年密集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將在2016年迎來三年試點的收官之年。5月,財政部和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共同做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有關工作的通知》。如何做到三方共贏,一直以來都是PPP落地的焦點話題!锻ㄖ贩Q,要充分挖掘PPP項目后續運營的商業價值,鼓勵社會資本創新管理模式,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項目成本,提高項目收益。相關人士表示,此次推廣PPP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用社會資本的優勢,實現商業價值的最大化,最終減輕公眾的負擔,通過創新創造出更多新的價值。
事實上,從去年5月頂層設計明確之后,地方就掀起了一陣PPP啟動的熱潮,集中推介、招標,成立PPP引導基金,出臺獎補辦法等,推動PPP項目簽約規模急劇攀升。據統計,僅去年下半年簽約規模就已達近萬億元。業內預計,隨著政策扶持不斷加碼,創新金融工具陸續推出,今年將是PPP項目推進過程中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一年,PPP項目將開啟商業化發展的新階段,同時迎來落地執行階段的大考。“十三五”也是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又一高峰時期,正式啟幕的PPP模式將迎來廣闊發展空間。
10、綠色建材評價工作全面啟動
為推廣應用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生產質量和水平,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規范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評價標識工作,1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評價標識管理辦法(試行)》。
2016年是全面啟動、推進綠色建材標識工作的關鍵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對綠色建材標識評價工作展開了工作部署。我國建材行業各專業協會針對所在行業都紛紛舉辦了《綠色建材評價技術導則》培訓班。
文章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