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全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負責人聯席會議暨2010年擔保業發展高峰論壇日前在廣州落幕。銀監會融資性擔保工作部副主任文海興在會上指出,擔保業“異化”現象比較嚴重。他表示,當前的工作重點在于規范整頓,明年完成整頓后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論壇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為37萬戶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額10796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行業監管尚存真空區
目前我國融資擔保業處于初創期,文海興稱,所指的“異化”現象表現在名不副實,掛著擔保公司的牌子卻不做擔保業務。同時,許多擔保公司熱衷于高風險投資、高息借貸甚至非法集資。
除“異化”現象較嚴重外,文海興認為目前擔保行業還存在著如下突出的問題:擔保機構多數規模小,擔保能力弱;部分擔保機構經營不規范,信用度不高一級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薄弱,不能適應市場發展需要。
同時,文海興坦承,目前擔保業尚存監管真空。確定的監管對象是融資性擔保機構,因而一些不從事融資性擔保業務但機構名稱中含有擔保字樣的機構無法納入監管范圍。“這類機構發生違法違規行為,會直接影響融資性擔保行業的整體形象,帶來重大風險隱患。”
整頓后或出許可證制
文海興表示,當前的工作重點更多在規范擔保行業上,擔保行業正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頓清理,在明年3月底將完成全行業的規范整頓。今年3月8日公布實施的《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融資性擔保公司最低注冊資本不得低于500萬元。按這一規定,很多擔保機構不能達標,有些機構注冊資本金只有幾十萬元。“各地銀監部門可以按照500萬元以上注冊資本金,自主確定準入資本門檻。”文海興表示。
此外,他還透露,整頓完成后,將出臺一些行業監管指導意見,包括或對銀行及擔保公司責任分擔問題提出原則性要求。“待條件成熟將出臺相關政策,第一個涉及到的問題是準入問題,涉及到對新機構的設立取可證的問題。”文海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擔保金額首度破萬億
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巡視員狄娜透露:“截至2009年年底,中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已達5547戶,共籌集擔保資金3389億元,2009年為37萬戶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額10796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占全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的7.5%。”
截至2009年年底,全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數量,同比增長30.6%。擔保機構當年實現收入180億元,納稅16.4億元,實現利潤44.5億元。截至目前,擔保機構注冊資本金戶均已達5960萬元。2009年,注冊資本過億元的擔保機構達到1263家。
不過,有銀監會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底,在工商部門登記的帶擔保字樣的公司約1.4萬家。從地區分布來看,融資擔保發達程度基本上與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相適應,規模和業務量排在前幾位的主要是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四川。但在這1.4萬家擔保公司中,與銀行合作開展業務的擔保機構僅為6500家,不到總數的一半。
文章摘自:新快報 添加人:路漫漫